在COVID-19病例激增之後進行心理健康緊急訪問
研究人員昨天報告說,在大流行期間對與心理健康(MH)相關的急診科(ED)就診的研究發現,與COVID-19病例激增相關的就診模式存在波動,在激增後增加,種族和民族之間也存在差異在JAMA精神病學中。
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(CDC)的研究人員使用2019年1月至2021年8月14日的國家綜合徵監測計劃的數據,比較了10種精神疾病的MH相關ED就診情況,方法如下:
在三角洲變型環流高的時期(2021年7月18日至8月14日)和前三角洲時期(2021年4月18日至5月15日)在COVID-19病例高峰期(2021年2月14日至3月13日)之後和COVID-19病例高峰期(2020年12月27日至2021年1月23日)在Delta時期和COVID-19病例高峰之後的時期,以及大流行前時期的相應週MH障礙包括焦慮症、抑鬱症、雙相情感障礙、精神分裂症譜系、創傷和壓力源相關、強迫症、進食和抽動障礙。
COVID-19達到頂峰後的變化
該研究包括18至64歲成年人的超過1.07億次急診就診;55%為25至49歲的成年人,30%為50至64歲,15%為18至24歲。在2020年3月與MH相關的ED就診次數減少後,大多數疾病的就診次數有所增加在春季,從夏季到秋季中期達到頂峰,然後在2020年秋末下降。
所有MH相關的ED就診計數(–3.3%)以及大多數特定疾病的計數,在Delta和pre-Delta時期之間的所有年齡段都穩定(百分比變化,-1.4%到-7.5%),除了進食疾病(-11.9%)和抽動障礙(-19.8%)以及在COVID-19病例高峰之後與高峰期間相比(0.6%至7.4%)。大多數與MH相關的ED就診次數在Delta期間相對於大流行前時期有所下降(-6.4%至-30.7%),並且在COVID-19病例高峰後與相應的大流行前時期(-15.4%)進行比較時,就診次數因紊亂而波動至(11.3%)。
考慮到ED就診量,與Delta時期前(就診率,0.86;95%置信區間[CI],0.85至0.86)和大流行前時期(0.80;95%CI,0.79-0.80)。在COVID-19病例高峰期後,與高峰期(1.04;95%CI,1.03至1.04)和相應的大流行前期(1.11;95%CI,1.11至1.11至1.12)。
對少數族裔、年輕人的影響
在包括超過250萬次ED就診的種族和民族分析中,CDC研究人員發現,與MH相關的ED就診因種族和種族以及所檢查的大流行期而異。
例如,亞洲成年人因焦慮症(18.3%)、抑鬱症(20.5%)、精神分裂症譜系障礙(18.2%)以及創傷和壓力源相關疾病(11.8%)而就診的次數中度至高度增加。在18至24歲的成年人中也觀察到在COVID-19達到峰值後某些疾病的增加。
該研究的作者說,鑑於MH差可能對終生健康產生影響,患者獲得靈活的MH服務至關重要,這些服務針對個人需求量身定制,並考慮到服務可用性的差異。
他們寫道:這項橫斷面研究的結果表明,在COVID-19激增後,急診室可能會增加與MH相關的就診次數,特別是對於年輕人和個別種族和民族少數化的亞群。公共衛生從業人員應考慮針對MH需求差異的針對特定亞人群的信息傳遞和規劃策略,特別是對於那些歷史上被邊緣化的人群。
相關資料
※本文為原創文章,如有侵權行為本站將追究法律責任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