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球數據顯示,一半的人可能會在4個月後感染新冠病毒
上週晚些時候發表在《傳染病雜誌》上的一項對31項研究的薈萃分析估計,在全球範圍內,49%的COVID-19倖存者在診斷後4個月報告了持續症狀。
某大學的研究人員在2021年7月5日進行了系統評價,他們還發現,COVID-19在1個月時的患病率為37%,而在2個月時為25%,在3個月時為32%。該評價確定了50項研究,其中41項納入定量綜合,並對31項報告的總體患病率進行了薈萃分析。
50項研究共包括1,680,003名COVID-19患者,包括住院患者(22項研究中的67,161名患者)、未住院患者(5項研究中的4,165名患者)以及任何COVID-19患者,無論住院狀態如何(23項研究中的1,608,677名患者)。
對健康、勞動力的「巨大」影響
估計全球長COVID-19患病率為43%(95%置信區間 [CI],39%至46%),但估計範圍為9%至81%,研究作者稱這可能歸因於性別、地區、研究人群和隨訪。
住院患者的長期COVID-19患病率為54%(95% CI,44%至63%),而門診患者的患病率為34%(95% CI,25%至46%)。
在區域範圍內,亞洲揮之不去的COVID-19症狀的估計匯總患病率為51%(95% CI,37%至65%),歐洲為44%(95% CI,32%至56%),31%(95% CI,21% to 43%)在北美,31%(95% CI,22% to 43%)在美國。
在全球範圍內,診斷後1個月長COVID-19的估計患病率為37%(95% CI,26%至49%),2個月時為25%(95% CI,15%至38%),32%(95% CI,3個月時為14%至57%),4個月時為49%(95% CI,40%至59%)。最常見的症狀是疲勞(23%),其次是記憶問題(14%)、呼吸急促(13%)、睡眠問題(11%)和關節痛(10%)。
總體而言,薈萃分析顯示,女性報告長期COVID-19症狀的比例高於男性(分別為49%和37%),並且先前存在的哮喘是持續症狀的誘發因素。研究中確定的未進行薈萃分析的風險因素包括嚴重的初始疾病、年齡較大以及肥胖和甲狀腺功能減退等潛在疾病。
研究結果表明,長期COVID-19的流行率很高,感染對健康的影響似乎延長了,而且這種情況可能會給醫療系統帶來壓力。
建議繼續關注識別有可能患上COVID-19後病情的患者並量化症狀持續時間。估計有2億人受到影響,COVID-19後病情對人口健康和勞動力的影響是巨大的。
必須為受影響的人提供適當的健康、社會和經濟保護。
延伸閱讀
※本文為原創文章,如有侵權行為本站將追究法律責任※